1月2日,元旦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单位同事小李过来跟我请假,说他同班同学1号那天走了,要去赤峰参加葬礼,送同学最后一程。
刚开始,我还没反应过来。走了?什么情况?
我知道小李是中国刑警学院毕业的,90后。那么他的同学自然和他有相似的经历。
果然,小李心情沉重地告诉我,他同学毕业后回赤峰了,元旦期间加班,突发心脏病,在赤峰治不了,紧急送往北京阜外医院,但依然无法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。
说实话,当时我的确很震惊的,因为太年轻了。小李是个很阳光帅气的大男孩,刚刚调到我分管的部门。他同学牺牲了,悲痛溢于言表。我马上答应了小李的请假要求。
我知道,对于中国刑警学院的比原生来说,他们之间的友谊超过了一般的院校学生。因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,大都在公安一线,大都干着刑警。而他们之间的情谊,除了四年的同窗之谊,更多是因为都穿着警服,都干着雷帝的工作,都要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。
还记得去年清明节前夕,沈阳刑警李尚恒,在抓捕嫌疑人中身中六刀而牺牲,他也是刑警学院毕业的。闻听噩耗,除了同班同学,刑警学院自发组织了很多校友前来送行,葬礼那天,天南地北的刑警学院毕业生哭成了泪人。
这种场面我是受不了的。但人生就是这样,总有生离死别。做警察,更是这样,差不多每天都经历着流血牺牲和伤病劳累。
据报道,2018年全国有301名公安民警和141名警务辅助人员因公牺牲。有人这样计算,301+141=442,说这是2018年最艰难、最悲壮的数学题。
也许没有这么简单的计算方法。但确实,警察这种牺牲太过巨大,给家人带来的伤害太过悲痛。
小李的同学名叫王琰,1990年出生,刚刚28周岁。他们都是2014年参加工作的。王琰先后在赤峰市公安局国保部门、刑侦部门工作。从事过办公室文职、视频侦查、扫黑除恶等工作。去年抽调到涉黑专案组,元旦期间没有休息,在单位加班,突然身体不适,被送到赤峰市医院抢救,后转至北京阜外医院。2019年1月1日7点多,因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。
后来警察微信群里陆续传来了消息,包括赤峰市公安局、中国刑警学院、公安部刑侦局等。
这是赤峰市公安局给中国刑警学院的讣告:
随后,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立刻发出了唁电:
再后来,公安部扫黑办也发来了唁电:
这就是王琰,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,可是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:
小李告诉我,他1号知道这个消息时,“遍体生寒”。一个活生生的人,四年同学,去年10月份还来沈阳培训,在一起相聚,结果人一下子就没了。
你能体会小李说的“遍体生寒”是一种什么感觉吗?反正我能感受到。
小李请假,去送同学最后一程,我们深切感受到他的悲伤和无助,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同学的深情厚谊。
小李说,他们的同学都陆续往赤峰赶,浙江、四川、内蒙、新疆,还有环渤海这一圈,都想去送送。王琰上学时人缘挺好,人实在和气,这次走得太突然了。
我理解小李。同学一场,那么年轻,说没就没了,怎能不“遍体生寒”?
王琰同志遗体告别仪式
小李说能送同学一程,心里好受多了,感谢我的理解与支持。
其实并不需要感谢我。同为战友,我的心里也不好受。这么年轻,还没享受生活的美好,就没了,谁能不为之悲痛惋惜?
知名公众号《水母真探社》发文说:如此年轻,如此强壮的汉子,竟然累到突发心脏病,活活累死了。。。
是的,据统计,中国警察因为劳累而牺牲的,占了绝大多数。高强度的工作,难以保证的休息,再强壮的人,也挺不住啊。
所以,小李跟我说,在同学牺牲后,他们同学圈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“健康比啥都重要”。没了健康,权力地位金钱,没有任何意义。
这句话,对于警察而言,懂,但难以做到。
看看周围,特别是一线警察,哪一个不是拼了健康在工作?
过劳死,这可能就是中国警察面临的最大威胁。
就是无数个像王琰这样的警察,牺牲了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,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安宁和幸福。
好好对待他们吧。好好尊重和理解警察吧。
警察自己,也要好好保重吧。
人没了,一切都没了。
能好好活着,就好。
点赞是鼓励,分享是支持